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但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呈多发态势,如何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制定、健全、落实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保障机制和相关政策,是政府有关部门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为此,民进上海市委拟在今年上海两会期间提交一份题为《关于完善本市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障机制的建议》的提案,将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国家课程方案,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和建档工作,并建立规范专业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化服务体系。
提案认为,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及保障机制中,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
一是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有待健全。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尚未纳入国家课程,大多数学校虽然开设了相关课程,但缺乏教材体系和课程体系设置,各学段互相脱节,教师配备不齐,有些学校缺少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编制。
二是缺乏定期、规范的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和心理健康档案,学生心理危机监测预警与干预机制不完善。大多数学校虽然设有心理健康测评,但相当一部分学校的测评为不定期,无法准确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测评和建档的软件也缺乏规范统一,专业性、可靠性无法保证。
三是专业化心理服务供给不足。据统计,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所接到的相关求助电话逐年增长,其中抑郁、焦虑、自闭和情感障碍案例占80%以上,亟需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目前,本市缺乏规范专业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化服务平台,社会心理服务协调机制尚未建立,心理咨询行业也缺乏行业管理规范。
四是缺乏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协同联动。学校的心理专业教师力量相对较薄弱,而专业的社会心理机构无法通过有效渠道参与学校心理宣教和干预服务,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现、预警、诊治、跟踪、康复等多个环节之间存在断层。
五是社会层面存在着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认知不足的现象。市民普遍缺乏相关知识和处理常识,科普宣传和教育培训力度不足。
针对上述问题,这份提案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具体建议:
第一,将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国家课程方案。加强落实中小学的专职心理教师队伍配备,设立心理健康教师编制,并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制定各学段互相衔接的教材和课程体系,大力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全学段护航学生心理健康。
第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和建档工作。建议教育部门推荐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测评软件,鼓励学校定期测评,建立档案,健全危机监测预警和干预机制。
第三,建立规范专业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化服务体系。政府部门要主导统筹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出台青少年心理工作准入、年审、培训和退出的相关制度,形成包括行业规范、机构设置标准、人员资格认证和注册备案管理等的相关机制,加强对涉及未成年人的产品和活动的监管。
第四,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联动,构建科学的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干预网络。政府部门要大力推进家校干预和医校合作,充分调动群团组织和社会资源,形成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发现、科学诊疗、早日康复的闭环。
第五,加强科普宣传。深化社会大众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和谐氛围。加大青少年心理咨询师、青少年精神科医师的培训力度。
澎湃新闻记者获悉,今年上海两会期间,民进上海市委拟向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提交1份口头发言、18份书面发言;10份集体提案和8份界别提案,内容涵盖教育、文化、出版传媒、科技、经济、医疗、民生及社会治理等各领域。上海民进的代表委员也积极践行“两个融入”,围绕城市建设、上海数字化转型、教育文化发展、民生问题等准备了建议和提案,体现了代表委员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来演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