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儿童青少年时期是形成心理健康和个人特质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期。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当下学习、生活,使其产生厌学、拒学等行为,更有可能对其人生发展产生影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把心理健康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开展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2023年4月,教育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标志着我国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
半月谈记者在多地走访发现,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成为各界共识,很多地方已积极采取行动防治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发展,不少学校也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进行推进。高质量推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半月谈》编辑部组织记者分赴多地采访,从心理筛查、转介就医、休学复学、课程开展、全员心育等五个方面展开调查,以期为完善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建言献策。
疏通筛查堵点,健全监测体系
心理筛查关:避免走过场、贴标签
学生心理健康筛查是校园心理健康工作的基础环节。在今年2月召开的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强调,要健全监测体系,建立全国学生心理健康监测与预警一体化系统。半月谈记者近期多地采访发现,校园心理健康筛查工作尚存四大堵点。校园心理健康筛查谨防走过场、贴标签。
四大堵点困扰心理筛查工作
筛查测不准。半月谈记者发现,当前全国中小学普遍以心理测评量表为主要监测手段,开展心理问题筛查工作,但不同学校采用的测评量表不同,有的由第三方心理机构开发,有的选用网上的测评量表,有的用本校心理教师“设计”的量表。有些量表带有明显倾向性,不能反映学生真实心理状态。有些筛查容易被测试者“看穿”测试意图,有的学生担心被筛查出问题后受到学校过度关注等原因,刻意隐瞒真实情况。
北方一所学校心理教师说,其所在地区中小学开展心理问题筛查时,所用量表、问卷均为自主选择,无法确保选用的相关工具都具有科学性,有的兼职心理教师由于专业知识限制,可能在网上随便找来就用。
第三方筛查机构鱼龙混杂。半月谈记者了解到,一些从事心理健康筛查的第三方心理机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心理筛查出于各种目的质量难以令人信服。受访业内人士说,有些机构开展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筛查是为了做科研,有些机构是为了增加病源。他们反映,还有很多机构声称可以提供免费测评,但得花钱才能购买测评报告。
筛查跟踪师资缺乏。发放、回收筛查量表、问卷后,心理健康筛查工作并未结束,后续建档、汇总、统计、跟踪等工作仍须跟进。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各地中小学心理教师队伍中,兼职教师仍是“主力军”。专职心理教师的缺乏,导致学校即便做了正规心理筛查也很难有效开展后续工作。
“筛查完成后,统计工作量也不小,还需要找重点关注的学生一一谈话,部分学校心理老师紧缺,恐怕很难保证最终的筛查效果。”北方一所学校的心理教师说。
筛查结果容易标签化。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拒学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何丽说,尽管心理教育科普宣传不少,但部分人对心理疾病还是谈之色变,容易给有心理隐患的学生贴上“怪物”的标签,觉得他们可能会整事儿,由之产生的晕轮效应,影响老师和学校决策。
规范心理健康筛查,分学段建立心理档案
受访教师表示,为保障学生心理筛查的科学性、有效性,教育部门可统一组织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工作。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学校心理教师陈珏君希望,高校、科研机构等加大力度研发和推广适合国内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筛查量表,与教育部门、中小学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心理健康筛查工作。此外,应充实专业心理教师队伍,设置完整的心理健康筛查机制,每年进行定期筛查和相应的干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党委书记乔志宏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设立专项研究课题,委托专业机构研发具有公益性质,科学性和信效度较高的中小学生心理测评工具,为全国的中小学生提供公益化心理问题筛查服务。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复杂,应研发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对于心理筛查后续环节之一心理档案建立,也应根据年龄、学段作区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家校社协同心理关爱平台首席专家郑日昌、绿萝心数总裁王勉等业内人士认为,学生心理状态随着年龄不断发展变化,不应建立大中小学统一的心理档案,而要根据现有学制区分学段建立心理档案。
如何避免学生被贴标签?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牟文婷说,各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筛查信息要高度保密,以免影响学生在学校的适应性,“学生觉得自己没有被歧视,没有被过多关注,就容易接受心理健康筛查和干预”。
促进医教协作,畅通干预通道
危机处置关:告别转介难、干预难
心理健康筛查入校,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孩子被识别出来,需要及时转介干预。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学生转介就医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学校优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资源仍存不足。
家长不知道去哪为孩子治疗
“想找到好的心理咨询师太难了。”海南一名重度抑郁青少年的家长尹先生感慨,为孩子找心理咨询师走了不少弯路。“曾经遇到一个咨询师,不仅没开展疏导,还把责任一股脑儿推到家长身上。这种夸大原生家庭问题的咨询方式令人质疑。”
“我们在进校园时,许多校长老师说,心理筛查不能为测而测,后续的服务也要跟上。孩子筛查出心理问题后,家长反映最多的是不知道去哪里找好的心理咨询师、医生。”绿萝心数总裁王勉说。
多位受访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转介途径,学校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无法有效快速地转介到医院,有的家长也常因认识不足或歧视偏见等问题不去就医,导致学生病情耽误。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心理卫生中心主任王永柏告诉半月谈记者,理想的就诊流程是,如果在学校发现孩子不太合群,爱发脾气,应该先由学校心理教师进行咨询,看是身体原因还是心理问题。如果出现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应尽早转到专门儿童青少年心理机构筛查诊断。
学校心理咨询、心理干预
亟待提升专业度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高琛表示,近年来,不少学校在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心理困惑咨询解答、心理健康环境营造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心理危机干预等领域仍缺乏专业技术支撑和经验。
受访学校负责人告诉半月谈记者,目前多数学校缺乏统一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标准和流程。同时,学生个体差异大,不同学生心理问题及危机类型各异,难以制定通用干预措施。另外,从事心理危机干预和研究的人员不足,且大多集中于精神卫生医院和少数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学校普遍缺乏具备相关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员。
专家认为,应在学校心理健康筛查的基础上,遵循伦理守则建立心理异常风险低、中、高三级预警台账:对于中高风险的学生,可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心理健康教师和分管校领导等组成的干预小组,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及心理状况;发现学生有异常心理或行为表现时,由专兼任老师了解相关情况,采取必要的看护和援助措施,以缓解和消除学生心理问题;对有较严重的心理危机事件,要在第一时间报告,联系家长并联合区域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进行主动干预。
大力推进医教协作机制建立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由于学校与医院沟通较少,医院对学生在校心理危机状况了解不足,可能误判学生情况;在学生情况好转返校后,学校与医院联动不足,还可能导致学校关怀方式不恰当对学生病情起负面作用。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学校专职心理教师陈珏君建议,教育部门可与卫健部门携手,建立学校与专业医疗机构之间的医教协作机制,畅通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绿色通道,实现能挂号、早治疗。同时,建立家校医沟通机制,普及正确的心理治疗概念,科学指导心理诊疗。
业内人士建议,通过医教协作,医院专业人员定期到学校开展专业技能培训,让心理健康教师及相关教职工了解心理疾病的常见表现,提高识别能力。
近年来心理治疗资源较为紧张,即便家长和学生积极求助医院,依然面临“一号难求”“一床难求”。受访人士反映,目前全国心理专科医生偏少,正规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有限。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系副教授牟文婷建议,国家要加大对心理专业人才、精神卫生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进一步提升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医生等人才的薪资待遇保障。同时,还要建立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分级诊疗,以资源供给侧的高质量提升解决需求侧看病难问题。
击退重度心病,呼唤更多支持
休学回归关:求解复学难、通道窄
近年来,受心理疾病困扰,校园厌学、拒学的学生有所增多。一旦休学在家,原校复学困难不少。患心理疾病的孩子复学难在哪?如何给休学的孩子更多出路?
复学非简单重启,家校社均面临考验
2023年11月,贵州一名学生被医院诊断为重度抑郁,并伴有精神病性症状,但孩子父母不认同医院诊断,坚持认为孩子没有问题,并让孩子到学校读书。无奈之下,学校只能让家长签订承诺书,如果孩子在校期间出了安全问题,责任由孩子父母承担。
“不少厌学、拒学的学生是家长投入很大精力、财力培养的‘小学霸’。家长不到万不得已,不会给孩子办休学。”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拒学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何丽说,也有一种情况是孩子自己不想留级,不想换同学和老师,而以请假代替休学。
海南一中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每年至少有一到两名学生因为心理疾病休学,而且复学比较困难。贵州一名中学心理教师说,学生复学后又再休学的情况并不鲜见。患心理疾病的学生休学后复学为何这么难?
——孩子本身的身心发展能力荷载不了复学要求。何丽说,一个孩子长期休学再复学,实际上是一次重启,因为班级、老师、同学、年龄等因素发生变化,复学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更高。“休学期间,家长和孩子如果没有很好调整,没有获得足够支持,情况可能变严重,何谈复学。”
——医院不愿开具复学证明。贵州省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向慧表示,心理健康状况会动态发展,医院很难开具患病学生可复学的证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舒畅说,开有些复学证明,医生冒有风险,因为有的孩子待在家里并非上策,相较之下,只好上学,情况也许越来越好,也许越来越坏,于是开“建议上学,要观察情况”。
——学校通常规避风险。目前,青少年就医流程衔接复学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有家长反映,有的学校阻挠患抑郁病休学之后康复的孩子复学,大多数学校对接收有抑郁症史的转学学生很谨慎。武汉市三甲医院多名医生说,在学生想要复学时,有些学校要求提供的清单五花八门,如果国家和省里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个证明就是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博弈。
给患重度心病学生
开辟更多升学渠道
多位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学专家指出,心理疾病治疗康复后,人们应该鼓励患病学生快速回归正常生活。
何丽说,有心理学知识的人,对精神疾病没有偏见的老师,会去鼓励复学孩子,看得见他们战胜疾病的能力,发自真心地认为疾病不是孩子的全部。“这对于复学的孩子是很大的鼓舞。”
社会和家庭也应认识到,患心理疾病的学生并非只有返回休学前的学校,才算成功复学。最新研究发现,如果复学标准是回到原来学校,这类学生复学比例非常低,但他们当中不少人休学后或考职校,或读创新教育,最终都正常回归社会。这其实也算是一种成功复学。
“如果回不到原来学校的孩子能有升学通道,有不同的路可以走,就不必有病耻感;如果能解决孩子的出路问题,就能化解掉家长的很大一部分焦虑。”何丽说。
专家建议,国家在中高考选拔制度上给予休学孩子更多支持。在中高考环节打通自学、函授等通道,通过学分置换等方式,认可青少年在创新教育学校、在家学习接受的教育,通过解决上学路径和通道的问题,使大量因心理疾病休学的学生,不被排斥在教育体系之外。
提升专业水准,呼应学生需求
课程设置关:切莫老套路、“填鸭式”
除了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干预,学校也要为学生自我调适心理提供必备知识和技能,心理健康课是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要一环。半月谈记者走访发现,开好心理健康课尚面临多重难题:有的教材老套,编写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上课照本宣科或填鸭教育;有的重视不够,随意占用心理健康课……一些学校心理健康课质量不高,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园的推进。
形式多样,心理课程受欢迎
10多名学生围成圆圈,每人右手掌心按住一支直立在地上的塑料杆,口令响起,学生迅速移动步伐,将掌心移动到相邻同伴的杆上,过程中保持杆子不落地……在大连市第十一中学,每周的心理拓展课是许多学生最喜欢的一堂课。
“这堂课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击鼓颠球’‘不倒森林’等项目,有利于学生处理好同学关系,调节情绪,发挥潜能。”大连市第十一中学心理教师张莹介绍,学校除心理课程外,还为学生提供个体心理咨询、沙盘游戏、放松训练等,同时定期举办心理文化节,心理剧大赛、心理讲座和沙龙。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结合不同年龄学生心理特点,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心理课正在多地校园广泛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沙盘游戏、心理团体辅导等已成为必修课。学生开始学习识别情绪、管理情绪,从认识自己、他人和环境中学习人际关系的处理,遇到问题知道如何求助和倾诉,在课程中得到心灵疗愈、放松和滋养。
“今天的课程是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老师要求我们各用一种动物来代表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然后同学互相评价,非常好玩。”北京市西城区一位四年级学生说,“心理课是我最喜欢的课程之一,我也非常喜欢我们的心理老师,因为无论同学说什么,她总是笑眯眯的。”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北京、贵州等地正积极探索心理必修课制度建设。
除了各种心理课程,不少地方还开发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活动。武汉市第二十九中学校园心理剧《亲爱的小孩》改编自学生走出成长烦恼的真实经历,学生通过参与编排、展演、观看,获得深切的心理体验和感悟,预防和消除心理隐患。
三大瓶颈制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半月谈记者在各地调研发现,尽管各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日渐增强,专(兼)职的心理教育老师大都配备到位,但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不少学校心理健康课开设情况不容乐观。
教材更新慢,难系统化,是困扰心理健康课的一大难题。武汉市一位心理健康业界人士说,目前湖北从小学到高中使用的仍是2013年编审的鄂科版心理健康教材,已经有10多年没有更新教材了。此外,小学、中学、大学都讲情绪管理、人际关系,没有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来编排教材。
北京联合大学教授刘视湘介绍,目前各省有自己的编写团队,全国有超过100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材。有些学校心理健康课程与其他课程交叉,例如北京有的中学开设了专门的生涯课,心理健康教材六大板块之一也是生涯教育。
缺乏教学研讨、同行交流,课堂质量和效果难以保证。西部省份一名中学心理老师说,她目前上课用的是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的教材,但学校只有她一名心理教师,没办法开展教研活动,遇到不懂的想找同行讨论都找不到,基本没有机会参加优质课比赛。同时,由于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室、心理咨询室和团体辅导室,她上课的时候很难开展活动,课堂效果不佳。
教学内容模糊、死板,开课顾虑较多。一线心理教师反映,现在有的地方心理健康课定位和目的很模糊,什么东西都往里面塞,甚至“心理老师可以把学校全学科的课都上了”。学生上课不听讲,也请心理老师去上一课。另外,多数老师为避免出问题,授课时不敢涉及防自杀和帮助有自杀倾向的学生等内容。
升级教材、加大教研
教育部此前发布消息称,基于课程特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以融入学科教育为主,国家不统一组织编写教材。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持续深入推动各地落实好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求,有步骤地组织开展课程标准培训,加强课程实施管理与指导,保证课程有效实施。
多位受访老师和专家表示,学校心理健康课程要优化教学内容,关注学生实际需求,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如针对校园欺凌问题开设课程。
不断完善现有教材,加强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刘视湘认为,各省出现高中低段教材差异性不大的问题,可能是因为整体的梳理做得不到位,建议根据中小学生心理状况变化及时更新教材。同时,应建立大中小学一体化教学体系,确保课程内容的连贯性与整体性。
加大教研,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长夏锡璠建议,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团队,搭建心理教师学习讨论平台,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研究。刘视湘还建议,以县区为单位加强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研究。
重视常态预防,发力“全员心育”
生态建设关:摆脱课堂化、割裂化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全员心育”,是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开展的重要保障。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不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由专职教师完成,尚局限在心理健康课堂中,并未真正在日常与其他各类教学活动相融合。
“全员心育”未建立,专职教师缺口大
“老师,您觉得我要自杀吗?”一名小学生写纸条给班主任,表达了自己想要自杀的想法,班主任老师对他进行了两轮思想疏导。但不久后,这名学生留遗书坠楼,家长质疑学校管理失职。当地法院一审判决,认定校方承担40%的责任,判决校方赔偿32万余元并向孩子家长道歉。
事件发生后,不少人感慨:事件凸显了班主任掌握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性,如果班主任老师了解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具备一定危机干预的意识,也许这个悲剧就不会发生。
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中小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普遍存在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面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不少班主任并不掌握谈话、应对技巧;不少学校都是学科教师兼任心理健康教师,平时很少接受学生、家长咨询,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专业技能。
西南省份某中学一位心理教师介绍,他们每学期都会给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做相关的培训,但目前仍有不少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不重视相关工作,甚至不理解、不认可心理健康教育,有的班主任甚至不愿意承认班上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曾有一名学生主动向我求助,经测评后发现该生属于中度抑郁,且已经出现自残行为,但该生的班主任并不相信。我觉得这位老师一方面缺乏心理健康知识,一方面责任心不强,怕增加额外负担。”这位心理教师说。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党委书记乔志宏告诉半月谈记者,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共处时间最长的是班主任、任课老师,他们对学生的身心状况最为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培养一两个心理老师,更需要“全员心育”,需要全体教职工共同关注。
“全员心育”面临三道坎
半月谈记者在多地采访了解到,除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试点学校外,不少学校都没有配备心理专职教师,更难谈“全员心育”。
观念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取决于校长,但当前不少学校还停留在学生发生心理问题才做心理健康教育的层面上。许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时量、师生比、心理咨询室配备仅仅停留在口头重视的阶段,主要目的是防止学生不要出事,不要走极端,而难以发挥其“提前预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等教育作用。
部分教师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认为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不如其他学科,不愿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方面,要么是等我去给学生上课,要么就是班上有些问题,让我去帮忙解决下。”一位心理教师说。
班主任日常工作繁重,缺乏进修渠道。一些班主任表示,自己通常要负责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学业进步和家校沟通等多方面的工作,这些任务已经占据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加上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额外职责,他们可能会感到压力过大,难以应对。
采访中,还有一些学校表示,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至少要经过几个月的培训,并在其后不定期培训和学习。目前对班主任等教师这方面的培训最多是区一级的集体培训,受费用等限制,教师无法利用寒暑假到更专业机构集中培训。由于专业能力不足,班主任可能会担心自己在处理问题时缺乏经验或技巧,避免参与。
考评机制匮乏,发展路径不明,心理教师缺乏职业成就感。教育部曾多次发文,规定心理健康教师应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但在实践中,班主任等主科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健全,成长和培养路径更为明晰。而专职心理教师缺乏规范合理的考核评价标准,一些学校以心理咨询、心理讲座、心理主题活动等工作不定期举行为由,未将其纳入课时量核算,导致心理健康老师专业和非专业的工作都没少干,但发展和晋升比较困难。相比学科教师,专职心理教师评职称时不占优势,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构建“全员心育”校园新生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它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心理健康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主题,它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以及学校的整体环境都息息相关。“全员心育”的理念强调的不仅是心理专职教师,更是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都应当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
强化总体设计,提升教师意识。深圳中学副校长王新红建议,心理教师很重要,校长更重要。“全员心育”可成立以校长为首,包括分管副校长、相关职能部门中层和全体班主任、青年教师、心理教师等在内的心理健康工作团队。通过教师朋辈督导互助小组、朋辈社团、心理委员等多种路径,帮助师生员工了解预警和干预流程,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援助”。
加强教师培训,建立全方位教师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北京市东城区史家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洪伟建议建立全方位教师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同时建立全员心理健康指导机制,包括推进教师职前、职后心理健康培训一体化,推进大中小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推进专业心理辅导与学科教师心理指导一体化等方面内容。
此外,要改善学校教育生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校日常教学全过程,营造让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做到“‘五育’并举、融合育心”。(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