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得到了多方面的健全完善,我国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良好,但学生们心理健康问题高发、多发、低龄化的态势还未根本扭转。”
“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最终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为终极目标。”
“加强专业化建设,用科学专业的知识和方法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未来助力科学有效服务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中之重。”
……
10月18日上午,全国政协聚焦“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守护青少年成长”议题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互动交流中,部分全国政协委员从如何提升心理健康工作专业化水平的角度提出建议。
“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涉及心理素质提升、解决日常发展性问题、早期干预各类亚健康心理行为问题、综合治疗各类精神和行为障碍等不同方面,需对应采取的专业化措施和方法也是有差别的。”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董奇表示。他在调研中注意到,当前,一些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人员队伍还存在专业素养不足、职责边界不清、跨领域规范要求不明确等问题。
对此,董奇建议,要加强各类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队伍的专业能力建设,出台相关政策、规定,明确各领域工作边界和专业化要求,保障专业工作由专业人员实施开展。同时,针对班主任、心理教师、学科教师、专业诊疗等不同工作队伍,要结合职责和工作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系统的专业化培训,如针对教师队伍需着力提升学生脑智发育规律、心理健康评估与识别方法、心理健康育人能力与策略等方面培训,使大家成为更专业化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者。
“要加大对心理与脑认知前沿技术研发投入,依托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一套标准化、精准化的评估工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蒋毅在发言中说道:“在此基础上,将心理与认知状态纳入学生体检,建立‘身-心-脑’一体的全维度健康档案,及时掌握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趋势。”
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心理健康工作专业化水平?全国政协委员、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信思金建议,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将优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服务等迁移至网络,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加强学生“数字画像”,构建“人技结合”的心理态势感知体系,通过数字赋能,让更多学生享受优质心理课程和咨询服务,精准开展心理危机干预。(人民政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