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自己,因为我的字写得好看”“我爱自己,因为我很会安慰别人”……近日,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昆仑路小学举办“爱自己的一百个理由”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学生们说出、写出爱自己的理由,感受被听见、被看见的温暖。
近年来,西宁市城西区坚持“学校工作以人为本,学生教育以德为准,家庭教育以同向为目标”的原则,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新形式,推动形成学校组织、家长参与、社会支持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共同打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
创新教育形式,营造良好育心环境
“是选择学业还是友谊呢?”舞台上,一个小姑娘纠结不已,这是西宁市城西区文汇小学学生在表演心理剧《打开心门》。“心理剧将学生的心理困惑以生动有趣的戏剧形式展现出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表达情感的舞台。”文汇小学心理教师苏晓妍说。
西宁市城西区行知小学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校长领导、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学生小明(化名)是转校生,因一次意外受伤对学校产生了不安全感。通过心理沙盘、心理绘本等形式的疏导,现在他已经完全融入了班集体。”行知小学心理教师穆海棠说。
如今,城西区区属各小学都建立了规范化心理辅导室,实现每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设特色心理健康课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心理支持和指导。各校还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心理演讲比赛、心理绘画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全方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此外,城西区整合社会各界力量成立了“沐阳心理护航联盟”,定期给心理教师进行专职技能培训,全方位、多维度学习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专业知识。2023年,联盟培养了26名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
开展专业测评,掌握学生心理现状
“我们在判定一个孩子是不是有心理问题时,不仅要看他的一些外在表现,更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城西区未成年人校外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站长、城西区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人郝晓萍说。
“让数据说话”,城西区采用规范化专业心理测评量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依托青海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每年两次定期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综合评估学生学习和生活状态,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的变动状况。
在测评结果的基础上,城西区结合班主任实时评价和反馈,实现“一生一档”,建立学生心理成长档案,提供心理健康数字化、档案化系统跟踪服务,有效预防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
城西区教育局建立区总管、校主抓的“班主任—学校心理教师—城西区未成年人校外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心理危机三级预警机制,预警学生由班主任进行沟通、疏导;严重预警学生由学校心理教师进行二次复测,并进行心理辅导;学校未能解决的转介至辅导站进行干预。对预警学生及严重预警学生建立台账,并进行实时跟踪,形成筛查、诊断、干预、服务、跟踪一体化的工作模式。
普及科学观念,促进家校协同育人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孩子沉迷打游戏,该怎么办”……家长会上,西宁市城西区桃李小学校长赵虹蕊现场为家长答疑解惑,她表示要打开门办教育,多倾听家长的困惑,促进家校协同育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会越来越强。现在的问题是家长的教育方式跟不上孩子的成长节奏。”郝晓萍说。
近年来,城西区印发“家校同行 爱育未来”家庭教育品牌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坚持“一校一特色”,打造家庭教育品牌项目;制定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实施方案,组建城西区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专家库,成立城西区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为学校和家长提供专业指导;开设网络家庭教育栏目“教育人谈教育”,自2021年开播至今,已录制300余期节目。
城西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充分发挥心理教师、班主任、家长的育人主导作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理性平和的阳光心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