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报名网
Vocational Education www.ctpx.org.cn

“打骂式”“咆哮式”育儿难题如何破解

发表时间:2022-02-08  浏览次数:1070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专家建议将父母亲职教育纳入司法社会服务

近日,一则新闻受到关注:一名深圳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气得给了孩子一巴掌,导致孩子一侧耳朵鼓膜穿孔。医生称,每年接诊被爸妈打伤耳朵、鼓膜穿孔的小患者有好几例,导火索都是辅导作业。

“打骂式”育儿是家庭教育中的普遍问题,轻则吼叫、咆哮,重则动手、体罚。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咆哮式”育儿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人们对“咆哮式”育儿违不违法、家庭教育如何立法、父母要不要持证上岗等问题的大讨论。

从家庭、社会和法律方面,如何破解“打骂式”“咆哮式”育儿难题?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心理学专家和司法工作人员。专家建议,将对父母的亲职教育纳入司法社会服务,同时要发挥检察院法律监督的作用,对过度的“打骂式”教育提起家事检察,对父母进行强制教育、训导。

有的打骂所致心理创伤需一生疗愈

楼壮丽是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部检察官,从2013年起一直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她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打骂孩子致其伤残的案例屡见不鲜。她在担任义乌市某小学法治副校长期间,接触过这样一个案例。

二年级男生小文(化名)在父母的“打骂式”教育中长大,后来发展成在学校攻击同学、破坏课堂纪律。小文母亲很发愁,称小文在幼儿园阶段就曾出现过攻击同学的表现,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和小文讲道理,每次小文打了其他孩子,夫妻俩回家就打骂小文。经过诊断,小文患有多动症,需要干预治疗。小文父亲暂停工作,全天陪读。小文父母没有再打骂小文,遵照医嘱,尽力为小文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小文母亲坦言,过去她总以为打骂是为了孩子好,现在她很后悔、自责,应该对孩子多些耐心和理解。

楼壮丽认为,父母对孩子寄予厚望,自认为打骂孩子是出于教育的目的,这也是为何辅导作业时父母打骂孩子多有发生的原因。随着时代变迁,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越来越平等,如今的父母普遍赞同打骂孩子是不对的。然而,正如一位母亲所说:“火上来了,还是忍不住吼。”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婚姻与家庭心理指导师、心理咨询师李柏英认为,父母需要从深层次认识到打骂孩子的危害。打骂对孩子健全人格和良好人际关系的破坏容易被忽视,有的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甚至需要用一生去疗愈。

李柏英谈到,父母对孩子辱骂多了,会不断内化成孩子的自我评价,使其在人际交往中变得不自信、畏手畏脚,也会导致其敏感、早熟。在“打骂式”教育下,一类孩子为避免被父母打骂,学会察言观色、委屈自己、迎合成人的标准;另一类孩子反抗、暴躁,把父母对他的攻击转移到外面,攻击欺凌比他更弱小的人。“无论是压抑还是攻击,伤己还是伤人,孩子的情绪都会不稳定,易冲动,不但影响其人际关系,还会让他分心分神影响学习效率。”李柏英说。

合力破解保护孩子是全社会的责任

如何避免“打骂式”“咆哮式”育儿给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李柏英认为,从社会层面,一是要“有地儿说”,提供社会公益心理热线,孩子被打骂后有情绪可以有地方疏解;二是要“有地儿去”,孩子若赌气离家,应有安全的地方做“缓冲带”,可以是朋友、亲戚家,也可以是安全的社会公共场所。

李柏英给家长提供“三步法”心理控制建议:第一步,感觉冲动涌上来,先做深呼吸舒缓心绪;第二步,问问现在有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第三步,如果暂时没有好办法,先离开现场。

甘肃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司法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任文启认为,父母有教育孩子的权利,但所有的权利都有边界。如今,很多旧的传统教育理念已经过时,新的教养习惯没有建立起来;有了法权的概念,但对法治的规范自觉没有形成。他认为,要将对父母的亲职教育纳入到司法社会服务中,如何教养孩子,如何恰当行使监护权,不要踩到法律红线。同时,要及时发挥检察院法律监督的作用,对过度的“打骂式”教育可以提起家事检察,对父母进行强制教育、训导。对于家事审判和家事调解,法院要做到“案结事了人和”。同时要发挥社区、学校、妇联、共青团等在解决家庭暴力事件中的作用,提供专业的家庭服务和司法社工服务。

楼壮丽介绍,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得对孩子实施家庭暴力,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要有守法意识,父母履行监护权违法失当,法律要进行干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村、居委会对未成年人父母或者监护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应予以劝诫、制止,严重的应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接到报告,或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办案中发现此类情形,可责令父母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父母打骂孩子情节严重的,还有可能面临监护权被撤销、甚至被追究法律责任的严重后果。”

“保护孩子是全社会的责任。”楼壮丽表示,社会成员如发现身边存在家庭暴力行为,必要时要及时报警。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华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报名咨询15971453818/微信同号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报名指南  |  资料下载   在线报名 |   服务时间:08:00-17:30 (周一至周六)

版权所有©中都教育 Copyright © 2019, 邮箱:kaoshiban@126.com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镜像网站 否则必追究其法律责任 鄂ICP备19017669号-1 鄂公网安备420104020016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