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报名网
Vocational Education www.ctpx.org.cn

心理咨询师 抗抑郁药见效慢有了新说法

发表时间:2022-11-15  浏览次数:1043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近日,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药学院周其冈教授、朱东亚教授、厉廷有教授联合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能够开发快速抗抑郁药物的新靶点,并合成了一种能够快速起效的候选抗抑郁先导化合物,其可克服现有抗抑郁药物的多个副作用。相关研究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


据了解,目前,学界公认的抑郁症主要致病机制,是大脑中神经元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神经递质减少。5-羟色胺主要介导人类的抑郁情绪,增高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浓度能够发挥抗抑郁作用,这便是“单胺假说”。南医大研究团队表示,第一代、第二代抗抑郁药物都存在较多、较严重的副作用。以“单胺假说”为理论基础的第三代抗抑郁药物于20世纪80年代上市,至今仍应用于临床一线。但现有抗抑郁药物患者服用后2至4周才开始显现疗效,不利于治疗处于急性发作期的重症患者,且这类药仅对部分患者有效,疗效不稳定。


“脑干处有一个非常特异的核团叫做中缝背核,大量的5-羟色胺在这里合成,再通过神经元发射到全脑。”周其冈解释,“大脑有负反馈机制,5-羟色胺转运子抑制剂在突触和脑干处发挥的作用完全相反,在5-羟色胺转运子抑制剂用药早期,两方面的平衡作用导致无法发挥抗抑郁疗效。需要等到中缝背核5-羟色胺自身受体脱敏后,氟西汀等药物才能显现抗抑郁效果。”这正是抗抑郁药物仅对部分患者有效,疗效不稳定,见效慢,极少数人服用后还会加重病情的原因。


该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了一个抗抑郁的新靶点,即位于中缝背核区的5-羟色胺转运体与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耦联靶点。解开 5-羟色胺转运体-神经元一氧化氮合成酶耦联,能不依赖于5-羟色胺自身受体脱敏,发挥快速抗抑郁作用。基于此,研究团队合成了一种快速起效的抗抑郁先导化合物“ZZL-7”。小鼠实验显示,“ZZL-7”在注射后两小时即发挥抗抑郁作用。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新发现不仅阐明了基于“单胺假说”的抗抑郁药物延迟起效的根本原因,也通过新靶点实现了短时间快速起效,在理论意义上具有完全克服以往抗抑郁药物存在副作用缺陷的可能。(特约记者程守勤)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报名咨询15971453818/微信同号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报名指南  |  资料下载   在线报名 |   服务时间:08:00-17:30 (周一至周六)

版权所有©中都教育 Copyright © 2019, 邮箱:kaoshiban@126.com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镜像网站 否则必追究其法律责任 鄂ICP备19017669号-1 鄂公网安备420104020016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