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多地受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发生洪涝和地质灾害。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人们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心理自救,科学地走出心理创伤呢?就此,人民网记者采访了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主任医师徐昭媛。
徐昭媛表示,受灾人群面对家园、庄稼等被毁,特别是有人员伤亡时,心灵上会受到极大创伤,进而在心理上出现一种失衡的状态,甚至会有心理危机。
“心脏跳得很快,呼吸变得急促,手脚发抖、发冷或者出汗,脑袋有些懵懵的,浑身酸痛;心情低落、闷闷不乐,憋着一股无名的火,过度担忧自己和别人的安全,感觉内心焦躁不安,或者害怕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总是止不住地要去想灾难的事情、注意力无法集中、记不住事情、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头、不想跟人打交道等。”徐昭媛解释,以上这些身体、情绪、认知和行为的表现都是个体在自然灾难的危机中常见的反应。随着危机事件的结束,这些不良反应也会慢慢减轻和消失。但是也有一些人的症状不会消失,反而会持续加重,出现抑郁症、焦虑症、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障碍。
如果出现了不良情绪,该怎么做呢?徐昭媛建议,一是通过社交平台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当面对紧张害怕的情绪时,应及时向亲朋好友表达,合理地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二是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锻炼。避免昼夜颠倒,按时起床、吃饭,保证充足规律的睡眠,做一些有趣且有意义的事情。三是学会自我调整,学会放松。当出现焦虑情绪时,可通过肌肉放松、呼吸训练和正念冥想等方式来应对自己的不良情绪。
“如果情绪状况非常糟糕,且持续时间很久,在危机事件结束后依然不能慢慢恢复,严重影响了正常社会功能,比如不能工作、生活等,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疏导和帮助。” 徐昭媛说。(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