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报名网
Vocational Education www.ctpx.org.cn

心理咨询师 什么是“开学综合症”?

发表时间:2023-09-04  浏览次数:1046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情绪低落、心慌意乱


无故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


和被窝难舍难分,和电脑藕断丝连


和电视依依不舍,和手机形影不离………


这些“开学综合症”


您家的娃中招了吗?


什么是“开学综合症”?


从假期结束到开学初的这段时间,很多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会出现不同程度消极表现,有把这种现象总结为“开学综合症”。


【生理】


在生理上,有的孩子表现出失眠,有的孩子则表现出嗜睡,还有的孩子产生了头晕恶心,疲倦腹痛,食欲不振等表现,而这些表现并无身体疾病层面的原因。


【心理】


心理上的“开学综合症”表现为厌学、焦虑、上课走神,以及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等。


儿童精神科医生表示:“开学综合症”并不是医学诊断的病症,然而很多孩子的确在刚开学后容易表现出这些问题。临床发现,开学之后的一段时间,儿童精神科和心理门诊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就诊高峰,很多孩子由于对开学返校不适应被家长带来就医。


新学期即将开始,孩子或多或少都会表现出“开学综合症”,家长们首先要明白:对于假期到开学的过渡期,孩子面临着从生活作息到学习、到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环境变化,尤其孩子的心智尚不成熟,适应能力比较有限,出现这些不适应的表现很正常。


“开学综合症”危害大吗?


“开学综合症”一般会持续一段时间,对孩子的正常学习、生活造成不同程度影响,但经学校老师、家长的积极引导和孩子的自主调节,多数孩子症状会逐渐消失,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大的影响。


但如果症状较重或症状持续存在,可能会对孩子健康造成影响,导致孩子无法坚持完成学业,或者发展为躯体形式障碍、适应障碍、长期焦虑等,所以当症状较重或持续时间较长时还需寻求专业医师帮助。


需要提醒各位家长:如果孩子出现“开学综合症”,不用过度紧张,应该保持平衡的心态增加孩子的安全感,以免将自己的焦虑紧张情绪传递给孩子,加重孩子的焦虑,同时积极帮助孩子进行正面引导及生活习惯调整。


超长假期收官在即,如何帮助孩子们从“假期模式”顺利切换到“开学模式”,下面,就让我们从“身”(生理)和“心”(心理)两方面去看看帮助孩子摆脱“开学综合症”的好方法,逐渐适应新学期的生活。


让身体适应开学


▶ 调整生物钟,规律作息


假期的时间安排相对放松,而开学后的作息相对固定,生物钟的调整会让孩子陷入“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的境地。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逐渐调整。


可以先固定早上起床的时间,晚上到时间就营造休息的氛围,让孩子远离电视、电脑的刺激等,然后督促孩子按时上床睡觉,睡觉的时间可以逐渐往前提。比如孩子在假期的时候习惯了晚上11点左右上床睡觉,不妨先训练孩子10点30就关灯睡觉,过一段后再逐渐提前到10点,直到恢复上学期间的正常作息。


生物钟的调整对于孩子来说可能需要几周的时间,这是很正常的,也是身体逐渐回归到开学节奏的过程。


▶ 合理膳食、饮食调整


对于孩子开学前后表现出的食欲不振、疲惫困倦的情况,家长也可以在饮食中做以调整。在保证给予孩子足够营养的同时,家长可以适当准备一些清淡爽口、利于开胃的饭菜。而对于早饭来说,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可能加剧孩子上午的困倦,更多蛋白质的摄入是更好的选择。


让内心迎接开学


与生理上的适应相对应的是心理上的适应,只有孩子真正接受了新学期的生活,对新学期的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足够熟悉和投入,才能顺利完成新学期所带来的挑战。


▶ 准备开学用品,营造仪式感


仪式感让平常的日子变得不同,行为上的不同,来提升内心的评价。比如晚上吃完饭后,孩子把书桌收拾好,6点半准时开始写作业,如此坚持下去,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就是一种仪式感。


而开学后,不妨也营造一些新学期的仪式感,让孩子从心底里感受到开学的氛围。比如买新的笔记本,和孩子一起把新书包上书皮、写好名字,准备新学期每一个科目需要的笔记本、错题本等等。这些行为看似很平常,但会给孩子带来一种感觉,那就是:开学了,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我要开始新一阶段的学习了。


俗语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对于新学期的生活来说,开始的仪式感就会给孩子带来庄重的感觉,给孩子带来学习的动力。


▶ 制定新学期的计划


新学期计划绝不是简单的“本学期我要好好学习”这种泛泛而谈的计划,而是可以整个学期鞭策孩子、家长可以进行监督的实实在在的计划。


在制定新学期的计划的过程中,要发挥孩子自身的积极性,家长起辅助的引导作用,即使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家长也不能代劳,而是要给予一定的辅导和帮助,和孩子一起讨论。


▶ 拒绝拖延症


成绩不那么理想的孩子,大多数都有“拖延症”的毛病。能拖到明天做的事,绝对不会今天做;假期里能先玩的,绝对不会先写作业。


拖延症的坏处在于,一旦养成了这种习惯,不但学习上拖拖拉拉,生活上也会变得磨磨蹭蹭。


有很多小事都是孩子的本分,完全可以自己独立完成,比如吃饭、穿衣、整理个人物品。当家长过度代劳的时候,孩子做事就没那么积极了。


所以说,改变孩子拖延毛病的第一步,就是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关注孩子开学的心理变化


很多家长可能都会听到孩子抱怨“不愿开学”,但原因却各有不同。家长可以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勤于沟通,才能“对症下药”。


听到孩子说不愿开学,家长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孩子不愿学习呗”,但实际上,有些孩子可能并不是抵触学习,而是在学校与老师或同学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不喜欢学校的环境。


因此,开学季家长不妨多和孩子谈谈新学期,刚开学都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学期都有什么计划和安排等。上学并不只是学习,还包括了在学校进行自我管理,与老师同学进行互动交往等过程。


我们希望孩子享受上学的过程,更希望孩子可以在学有所得的同时,发展人际、管理等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多与孩子沟通,关注其情感状态,对于孩子的发展,尤其是新学期的心理适应是非常重要的。(广东.来源澎湃新闻)


“开学综合症”是正常现象


家长们需要机智地引导


教会孩子如何尽快“收心”


以更饱满的热情开始新的征程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报名咨询15971453818/微信同号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报名指南  |  资料下载   在线报名 |   服务时间:08:00-17:30 (周一至周六)

版权所有©中都教育 Copyright © 2019, 邮箱:kaoshiban@126.com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镜像网站 否则必追究其法律责任 鄂ICP备19017669号-1 鄂公网安备42010402001605号